何时反转?盘点山寨币们即将面临的 10
62 2024-09-03
摘要:解放日报社和复旦大学经济学院联合发布。
今天下午,《2024上海WEB3.0创新生态建设调研报告》发布活动暨“全景WEB3.0:连接全球新机遇”专题座谈会在上海报业集团43楼融媒创新空间举行,上海首个WEB3.0行业报告发布,来自学术界和产业界的多位专家进行了圆桌讨论。这份报告由上海市科委指导,解放日报社和复旦大学经济学院联合发布。
报告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,指出WEB3.0发展面临的挑战,包括:底层技术尚未成熟,概念落地缺少有力支撑;基础设施建设与发展需求不匹配;WEB3.0难以融入实体经济,产业链有待完善;风险较高且监管不足;相关行业标准有待制定。针对这些挑战,报告提出了一系列建言。
专家团调研多家科研机构和企业
WEB3.0是以区块链等技术为核心的去中心化、由用户掌握自身数据身份和数字资产的下一代互联网。市科委去年发布了《上海市“元宇宙”关键技术攻关行动方案(2023—2025年)》和《上海区块链关键技术攻关专项行动方案(2023—2025年)》,将WEB3.0技术作为主攻方向之一,致力于构建一个高性能、可扩展、安全可控的新型区块链体系架构,以支撑市级区块链基础服务平台建设,并为政务、跨境贸易、供应链、金融、元宇宙等关键领域打造超级节点。
去年,解放日报社发起了“源动力·元实力”上海科技创新大调研及全媒体传播系列活动,聚焦WEB3.0、AIGC和元宇宙等新兴科技,发挥主流媒体的大众传播和智库功能。报社邀请学术界和产业界的多位专家前往上海树图区块链研究院、上海科学院区块链研究所、波场、CertiK等科研机构和企业调研,了解行业发展动向,倾听业界专家观点。在此基础上,专家团队撰写了调研报告。
今天举行的“全景WEB3.0:连接全球新机遇”专题座谈会上,上海市科委副主任屈炜、解放日报社党委副书记丁利民、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党委副书记李志青共同发布了《2024上海WEB3.0创新生态建设调研报告》。李志青教授对报告作了深度解读。
《2024上海WEB3.0创新生态建设调研报告》今天发布。
报告指出,WEB3.0目前处于一个“高波动”的发展阶段,技术和风险防范措施还在不断发展中,监管措施也在不断完善,所以面临较多潜在风险。例如去中心化应用程序(DApp)通常使用智能合约来实现功能,但由于智能合约代码是公开可见的,攻击者可以利用智能合约的逻辑漏洞,采取非法手段干扰区块链网络正常的运行,进而转移或销毁数字资产。
专家团队调研的WEB3.0安全机构CertiK表示:面对黑客攻击,WEB2.0平台损失的主要是用户数据,而WEB3.0因为代币等机制,会直接损失数字资产。
李志青教授对报告作了深度解读。
专家建议研究“Token经济学”
在座谈会的圆桌讨论环节,多位专家学者围绕报告发表了观点。上海科学院区块链研究所副所长李超说,WEB3.0通过区块链等技术,构建了支撑人类社会活动的“技术信任”,将推动互联网进入更尊重网民创作权益的新时代。CertiK联合创始人、香港WEB3.0发展专责小组成员顾荣辉指出,“技术信任”存在安全隐患,如果区块链里的代码有漏洞,包含大量数字资产的网络就会被黑客攻击。因此,科研机构和企业要加强下一代互联网的安全技术研究,为越来越多的数字资产保驾护航。
“我在墨尔本与各位交流,谈谈海外WEB3.0的发展情况。”SFT Labs主理人、ERC-3525 通证标准联合作者孟岩通过视频连线,发表了观点。在他看来,WEB3.0正处在大发展的前夕,就像2005年前的互联网,虽然被很多人看好,但尚未进入发展快车道。目前,这个领域的技术储备已较为丰富,高性能区块链、隐私计算、现实世界资产……为未来行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。然而在外部条件方面,还需要宏观货币政策、监管政策的助力。“建议国内政府部门加快研究制定Token(通证)监管政策,为‘Token经济’和数字资产提供安全保障。”
多位专家学者参与了座谈会的圆桌讨论。
谈到“Token经济”,来自硅谷的Amino Capital管理合伙人徐霄羽说,随着WEB3.0 时代的日益临近,“Token经济学”正在兴起,政府、高校和科研机构可对这门经济学进行深入研究,为繁荣下一代互联网、创新监管体系建设提供学术支撑。
展望未来,《2024上海WEB3.0创新生态建设调研报告》指出,上海作为国际金融中心,可利用其在金融科技、人工智能、云计算等方面的技术储备和实践经验,推动WEB3.0在智能合约、数字身份认证、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等领域的技术突破;以产业数字化为引领,对传统工业进行全面数字化、智能化改造,将传统生产力提升为新质生产力。
报告还建议,上海可充分发挥数字经济的优势,制定WEB3.0领域的专项支持政策,开展顶层设计和体系建设,推动行业标准制定工作,打造产业生态创新高地,同时创新监管体系建设。